霍光股票杠杆工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能够废黜皇帝的权臣,从这个人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不少权力的密码。
人贵自知
这个霍光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去病的父亲卫仲孺跟他的母亲卫少儿发生了关系之后就怀上了霍去病,秦汉时期民风开放,这种事情倒也是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卫先生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位牛逼儿子存在,直到多年以后卫少儿的姐姐卫子夫成为了汉武帝的皇后,她的哥哥卫青成为了大将军,这一家子才算是飞黄腾达,当时霍去病还很年轻,汉武帝正在上林苑军事训练学校,培训新一代的年轻将领,霍去病从小就跟在他的身边努力学习,这两人之间有一种类似于父子的感情。
后来霍去病功成名就路过河东的时候,顺便见了一下自己的便宜老爹,给他购置了许多房地产,还把自己的便宜弟弟霍光带到身边,年轻的霍光一下子从乡下的狗蛋变成了城里的霍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此进入了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头去。
展开剩余87%不久之后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伤心欲绝,比死了亲儿子还要难过,这个小家伙从小是他一手带大的,寄托了太多的感情和希望了。于是默默无闻的霍光就成了汉武帝感情的载体,从此一路平步青云,汉武帝当即就把他提拔成郎官,也就是候补公务员。
霍光也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地位,他知道自己能够有今天都是因为皇帝对哥哥的感情,没有了哥哥他就在上流社会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而皇帝的感情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失。所以他必须要夹紧尾巴做人,谨言慎行,沉默寡言。
这要是普通的乡下少年遇到这种情况那还不得开心死了,像个政治暴发户一样,宝马香车,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最后搞得天怒人怨黯然下场。
汉武帝的小心思
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侍候汉武帝,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从没有过错,你可千万不要觉得这没有什么,汉武帝那也是一代雄主啊,刚愎雄猜,刻薄寡恩,能在这样的人眼皮子底下一点差错的不出,细思极恐啊。
汉武帝晚年曾爆发一次巫蛊之祸,这场悲剧的深层原因就是因为汉武帝担心自己的太子刘据继位之后会全面否定自己,所以要先下手为强把儿子给杀了,杀了儿子之后谁来继承皇位啊?
当时的皇位候选人一共也就有三个,第一个是燕王刘旦,这个小子野心勃勃一心要做太子,在那场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就曾经上奏着要求带兵入京勤王,汉武帝哪里能信他这种鬼话:你给我滚。这个儿子野心太大了,天天想着抢班夺权,要是让他做太子,那能不能安度晚年都是个问题啊!
还有一个就是,昌邑王刘郫,这个人的母亲就是那个一见倾人城再见倾人国的李夫人,但是他的舅舅李广利因为谋反被汉武帝杀了九族,所以也不能够让他上位,否则的话肯定会翻案的。所以只剩下那个还不足四岁的汉昭帝刘弗陵了,为什么要选他呢,就是因为他太小了,等到他长大亲政那些反对怎么都死得七七八八了,汉武帝的政策运行了几十年,到时候早就深入人心了,这期间作为政策受益者的托孤大臣肯定不会改弦更张的。
最佳的翻案时期就是汉武帝死后那几年,所以到汉昭帝亲政时黄花菜都凉了。汉武帝身后那块冷猪肉也就有了保障,不用再担心上秦始皇一样被批黑斗臭。
可小皇帝没有能力执掌江山啊!这该怎么办呢,汉武帝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辅政大臣,一方面,老刘家统治了已经上百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早就已经深入人心,没有五六十年的经营你休想篡位,而且外面还有那么多的刘姓诸侯王遍布天下,就连当年陈平周勃都不敢做的事你们也敢?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这些辅政大臣都是自己的老班底,都是自己政策的执行者和受益者,不用担心他们翻案。
辅政大臣一共有四位,第一位是霍光,第二位是车骑将军金日磾,第三位是马屁大师上官桀。第四位是理财能手桑弘羊,在这四位大臣里头,金日磾的权力虽然不是最重的,但位置却是最重要的,桑弘羊是汉武帝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以及后续的执行者。
上官桀是用来给霍光找麻烦,主要作用就是骚扰。而这个金日磾能力超群,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更重要的是他绝对不可能造反,因为他是一个匈奴人,谁也不会愿意跟着一个外国人去造反。
这个人曾经是匈奴休屠部落的王子,当年霍去病北伐匈奴被抓了回来,后来因为工作业绩突出被汉武帝看中留在身边做了近臣,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曾经有个叫马何罗的人意图谋杀他,正是金日磾奋不顾身才救回汉武帝一条老命。
他的两个儿子因为长得眉清目秀,被汉武帝看中,有一些不正常的关系,金日磾一怒之下就把这两个逆子给杀了,这放在别人家里早就开香槟庆祝了:儿子好好干啊!争取早日爬上龙床。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民族身份,霍光那个位置应该就是他的了。汉朝最高的官职就是大司马大将军这个官职现在是霍光担任,第二就是车骑将军,现在由金日磾担任。一句话,只要这个人还活着,霍光就绝对成不了权臣。
这汉武帝临终之前曾耍过一个小伎俩:爱卿们辅佐幼主有大功于社稷,我准备将你们封为侯爵,你们看怎么样啊?霍光等人没反应过来准备应承,金日磾赶紧跳出来说:臣等有什么功劳?都是陛下的领导有方。其他三人也赶紧跟上。
汉朝开国的时候,高祖皇帝曾经斩白马为盟:非刘姓不能封王,非有功不能封侯。可以说侯爵已经算是做臣子的顶点了。汉武帝这样做就是为了测试一下这四个人会不会生出恃功自傲的心思,如果他们敢说一句谢主隆恩,马上就会比汉武帝先走一步。其他三个人啊,当时就有这个心思,只不过被金日磾给按下去而已!
平衡被破,权力兼并
汉武帝死后两年,金日磾也病重了,连话都说不利索,霍光等人的机会终于来了:金将军,有大功于朝廷,先帝临终前也曾答应要给他封侯的,现在老将军即将离世,陛下应该给他封侯。结果金日磾就在病床上被封侯,没过两天就去世。既然金日磾都已经封侯了,作为辅政大臣的霍光等人,就更不能落下,要雨露均沾,人人有份。
没有了这个定海擎天柱,辅政大臣集团里头的权力结构一下子就失衡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的人不愿意失去权力,就联合那个野心勃勃的燕王刘旦,诬告霍光:前几天大将军去检阅军队的时候做出了一些超越礼法的行为,而且还在军队里安插自己的人。这是要造反啊!
这帮人突然发难霍光猝不及防,都快绝望了,脱下帽子准备请罪。但却没想到那个作为橡皮图章的汉昭帝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这是诬告,告发大将军的这封书信是由燕王刘旦派人送来的,你们说的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天前,而燕王刘旦相隔千里,来回就要几个月,怎么可能知道几天前发生的事情呢?
在汉昭帝的支持下,上官桀等人被团灭。这就是皇权的力量,汉昭帝说让谁死谁就得死,他之所以被认为是橡皮图章只不过是因为他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用这份权力,使用说明书在四大辅政大臣手上。现在他的年纪毕竟还是太小了,各种各样的国家政务还是不能够熟练运作,而使用说明书的解释权,现在只有霍光一个人有,于是他毫无悬念成为权臣。
霍光这个人的成功啊!一方面固然有他自身的因素。能够在汉武帝的手下,做了二十多年不犯任何过错股票杠杆工具,这是很了不起的,能够活下去就意味着无限可能。还有就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大气候成就了他,如果没有汉武帝晚年的那场巫蛊之祸,太子刘据顺利继位,那根本就没有他什么事。而在这之外还有一些偶然因素必不可少,比如说如果不是金日磾死得太早,如果不是汉昭帝少年老成,他也绝不可能成为善终的权臣。
发布于:天津市